在南京,有这样一片土地,见证了 1927 至 1949 年间一大批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慷慨赴死的革命先烈;有这样一部话剧,让烈士的革命精神在舞台上燃放光芒!
9月29日,中宣部 “五个一工程” 获奖作品、南京市话剧团经典力作话剧《雨花台》,将作为 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 活动之一,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,登陆南京财经大学,为师生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信仰对话。
一部话剧,为何能感动近十万观众?
话剧《雨花台》首演以来巡演近两百场,
藏着最动人的精神密码……

话剧《雨花台》必看指南
真实的力量直抵人心

话剧《雨花台》主创团队从雨花台烈士陵园一大批烈士的史料中淬炼素材,恽代英“国不可以不救” 的呐喊、冷少农舍家卫国的抉择,诸多台词均取自烈士原话与遗书,让每一段抗争都有历史回响。在幽暗监狱与炽热火焰的虚实交织中,“信仰、忠诚、牺牲、担当”的雨花英烈的精神跃然与舞台之上,让每一个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与先烈们同呼吸、共命运。
创新结构 紧凑揪心

话剧《雨花台》打破时空限制,以 “保护潜伏特工‘宝尔’” 为核心线索,将不同时期的革命先烈置于三个审讯室中,三条故事线交织推进,在幽暗压抑的舞台上,上演信仰与欲望的终极较量。通过对“宝尔”生死营救,展现革命者“烧掉旧世界,诞生新中国”的壮烈使命。当《国际歌》响起时,烈士英名逐一浮现,配合熊熊燃烧的火焰视觉,直抵观众心灵深处。
校园美育的生动实践

这场演出,是艺术演出,更是 “流动的党史课”。作为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剧目,话剧《雨花台》以舞台艺术为载体,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青年学子的精神养分,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。正如此前巡演中师生所言,这部作品“不是空洞的宣讲,而是用生命故事教会我们何为担当”。它将历史人物变为舞台上血肉丰满的英雄,让理想信念教育变得可知可感、直抵人心。
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