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1日,南京市话剧团宁剧场内,一场融合肢体语言、光影艺术的视听盛宴,勾勒出一曲跨越时空的悲欢离合。由南京市话剧团倾力打造的原创形体戏剧《莫愁 莫愁》,圆满完成了出访尼泊尔之后的首场演出。
演出亮点:用身体写诗,用沉默呐喊
无台词的震撼
形体戏剧《莫愁 莫愁》以肢体动作替代语言,演员们用极富表现力的肢体语言、精准的情感张力以精准的舞台调度,将莫愁女的故事演绎得动人心魄。没有繁复的台词,身体的每一个律动、每一次呼吸、每一寸肌肉的紧绷与松弛,都化作了最深沉的语言,直抵观众心灵深处。
光影艺术的魔法
舞台上,投影技术让舞台的光影浮现出莫愁湖涟漪、梧桐叶脉络,将南京的山水城林化作可触可感的艺术载体。舞台灯光或明或暗、或深或浅的色彩暗示更是代替了文字和语言,给了观众直接而又饱含意味的剧情交代,虚实交织间,隐喻剧中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救赎。
泪点与笑点交织
演出现场,观众沉浸在演员们用身体编织的情感漩涡中,掌声如潮水般一次次响起。演出结束后,那份由肢体艺术带来的感动与思考仍在剧场内久久不散。观众张女士表示,“剧中人物塑造非常成功,而且演员通过肢体传递的情绪,配上忽明忽暗的光影,真的是传统戏曲与现代剧场的完美融合,让莫愁女这个南京城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了更直接的呈现形式,非常有趣,非常难忘。”
《莫愁莫愁》的故事原型,源自南京家喻户晓的莫愁女传说。这个从南朝乐府民歌中走出的爱情悲剧,在明代与莫愁湖地理景观叠加后,逐渐成为金陵文化的标志性符号。剧中巧妙截取了中山王府公子徐澄与丫鬟莫愁的凄美爱情主线,将传统故事中 "反抗封建礼教 冲破世俗藩篱" 的抗争精神,转化为极具张力的肢体叙事。这种对经典传说的现代化转译,既保留了 "莫愁女" 的文化内核,又赋予其跨越时代的情感共鸣。
演出结束后,导演李珺与主演李南依、金鑫、夏莹、王鹏宇、杨璐、刘娅婷、张秋月等主创与观众展开深度交流,揭秘舞台背后的创作密码,分享传统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的表达与转化。
今年,《莫愁 莫愁》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 "大美戏曲 以艺通心" 项目的代表作品,在尼泊尔国际戏剧节的亮相,两场演出座无虚席,当地观众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,读懂了这个东方版的 "罗密欧与朱丽叶"。本次在宁剧场的演出也是归国后的首场演出,这个南京传统的文化故事如同莫愁湖的涟漪,将在观众心中持续荡漾。未来,我们期待与您继续剧场见!